- 战术方面:破解水下“战争迷雾”的重要方向 
- 水下领域的“猫捉老鼠”围绕潜艇和反潜艇展开,由于现代潜艇敷瓦消声、减震降噪和消磁技术的发展,一旦进入大洋探潜就犹如大海捞针,建立完整的、综合性的水下对抗体系对于探潜、反潜尤为重要。 
- 我国海域有众多耳目,“水下国门洞开”问题长期存在。2020年-2022年,仅江苏渔民就发现了10个系他国制造的可疑装置,具有水下调查、识别、窃密等特殊功能,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净化我国海域迫在眉睫。 
- 战略层面: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建设重要领地 
- 水下是重要“新域新质”领域,是大国地缘战略竞争和军事竞争的主战场。水下攻防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建设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关键。水下战场是可与海面、空、天等作战空间相比拟的争夺制海权的重要作战空间,控制水下战场空间足可改变战争形态,影响战争全局。 
- 2014年美国防部启动“第三次抵消战略”后,立即将水下战作为征集、筛选“长期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的五大领域之一。本轮“抵消战略”是美在加速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提出,主要针对中俄等国日益提升的军事能力,特别是所谓的中国“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水下已成为各国军事竞争的战略要地,建立不对称优势尤为重要。 
- 水下攻防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提升我国水下战场掌控能力、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图:“海狼”级攻击核潜艇

资料来源:《面向体系作战的水下无人装备发展构想》,方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美国水下装备建设进度安排

图:“虎鲸号”无人作战艇

资料来源:中船716所官微 ,方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 2024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日下午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来自海军的艾迎春代表针对推进海洋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总书记强调 “要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提升经略海洋能力”。 
- 海洋态势感知能力指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固定和机动侦察预警手段,发现、跟踪、识别和报知水上水下威胁目标,及时准确地提供目标情报信息。随着潜艇主被动声隐身技术的发展,潜艇自体辐射噪声与二次反射声的声级越来越低,使单基地声纳和被动声纳在反潜方面的瓶颈越来越凸显。水下综合态势感知能力利用有人无人平台声纳、潜浮标、海底监听网共同打造空间感知能力。 
图:水下综合态势感知能力构成

4 从水下攻防关键技术看产业链增量机遇

资料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5 风险提示
国际局势变化风险,部队订单节奏变化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等。
注:文中内容依据方正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 证券研究报告 | |
| 对外发布时间 | 2024年12月20日 | 
| 报告发布机构 |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 本报告分析师 | 李鲁靖 SAC执业证书编号:S1220523090002  刘明洋  SAC执业证书编号:S1220524010002 | 


 
              